【改进文风大家谈】集体攒书何时了?

新闻热点 2025-09-15 07:11:52 55889

调查问题加载中,改进请稍候。文风
若长时间无响应,谈集体攒熬枯受淡网请刷新本页面

  【改进文风大家谈】

  作者:宋志明(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)

  中国古代人著书,书何大都一个人完成。改进除了编辑类书之外,文风通常不采取集体编书方式。谈集体攒司马迁写《史记》,书何虽卷帙浩繁,改进却是文风一个人完成的,没有任何人插手其事。谈集体攒王充写《论衡》,书何也是改进熬枯受淡网一个人硬生生用刻刀刻出来的。此书深得近代学者章太炎的文风赞佩,称“汉得一人焉,谈集体攒足以振耻”。这些书之所以称得上经典,因为其中包含着作者的真情实感,使读者回味无穷,颇为受用,犹如品味一道精神大餐。

  冯友兰始终坚持一个人写书。即便到了九十高龄,双目失明,依然口述书稿,在助手帮助下定稿出版,多册本巨著《中国哲学史》,凝聚着他毕生心血。冯契仅凭一己之力写出《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》三册和《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》。他们才是我们做学问的榜样。

  如今,集体攒书之风盛行。几十个人,你一段、我一章,凑成一本书,最后请一位名人做主编统稿。很多主编并未参与撰稿过程,只是挂名,因而也就不必负文责。多人集体攒出来的书,费时费力,结果落个一地鸡毛。“木桶效应”告诉我们,木桶的容量不取决于最高的那块木板,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。同样道理,集体攒出来的书,不取决主编的水平,而取决于最差的那位撰稿人。集体攒书有如组建“学术合作社”,靠大帮哄,焉能写出有真情实感的精品来?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5年03月27日 01版)

[ 责编:孙宗鹤 ]
本文地址:http://xinxiang.70man.com/html/862e15298985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5日至21日举办

国之重器守望大美神州 新款反隐形雷达亮相中国航展

羊城晚报记者提前踩点:各考点基本准备就绪 搭建雨棚应对龙舟水

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全面启动系统性变革:全新产品上线,全链条焕新出发

竞委会揭案中案 连日搜查19处所 25楼宇工程涉围标总值6亿

友情链接